说起补钙,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骨头汤。
比如:小时候说个儿头小,多喝骨头汤补钙能长高;
长大后减缓钙流失,多喝骨头汤能补钙;
年老时预防骨质疏松,多喝骨头汤,骨头汤有营养,你看那浓白的汤,都是钙啊!
现在依然有特别多的人对「以形补形」、「吃什么补什么」这种古老而错误的认知,深信不疑。
温馨提示:据研究表明,一碗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只有1.9毫克,骨头里的钙不会因为高温蒸煮而进入到汤里,熬出来的几乎都是脂肪。
那么到底要如何正确补钙呢?
(1) 补钙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,年轻人补钙要趁早
缺钙会造成一系列问题,像骨质疏松、骨折等等,不少慢性疾病也和缺钙有关。
补钙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。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,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,之后骨量开始走下坡路。
也就是说,年轻人趁早补钙都是为以后打基础,老年人补钙则是尽量追赶上钙流失的速度。
(2) 维生素 D 促进吸收
作为补钙的「最佳拍档」,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,所以要想身体摄入的钙有更好的吸收效果,也要补充维生素 D。
日常食物摄入无法提供足量的维生素 D,所以建议额外补。
(3)维生素K2领钙入骨
很多人只知道补钙,不知道补K2。维生素K2通过激活基质谷氨酸蛋白(MGP)和骨钙素蛋白(OC),发挥钙的领航员作用。
维生素K2促进基质谷氨酸蛋白活化,阻止钙在血管中沉积,防止血管钙化。
维生素K2激活骨钙素蛋白,抓住血液中的游离钙,可以使钙质与蛋白质结合,精准地输送进骨骼,促进骨质的形成。
充足的维生素K2能让基质谷氨酸蛋白和骨钙素蛋白共同发挥作用,否则他们就会失去活力,处于停滞状态。
缺乏维生素K2时,基质谷氨酸蛋白和骨钙素蛋白停止工作,钙不仅无法进入骨骼,还会在血管中沉积,使动脉壁不断变硬,血压增加,甚至导致血管破裂。
维生素K2是钙的领航员,能有效激活基质谷氨酸蛋白和骨钙素蛋白,防止血管钙化,延缓动脉硬化,提高骨骼密度,预防骨质疏松。